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我的留学生活
日期:2021-07-23 来源: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A- A+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里,我想以一个海外留学生的角度,摘选三篇活动日记的方式讲述这几年在英留学期间,我眼中看到的祖国的蓬勃发展,海内外华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及我身边的留学青年是如何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国际友谊交流,并努力改变外国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的故事。

一、促进国际交流,弘扬中国文化

《驻曼彻斯特总领馆国庆69周年招待会》

于英国曼彻斯特美术馆

2018年9月26日

  今年是我来到英国留学的第二年,9月金秋正值新学期的开始,即将迎来建国69周年庆。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举办了盛大的国庆招待会。

  2018年9月26日晚,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郑曦原在曼彻斯特美术馆隆重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大曼彻斯特市长安迪·伯纳姆、英女王大曼彻斯特地区司法都督罗宾娜·莎阿、曼彻斯特市长琼恩·黑臣、利物浦市长克里斯汀·班克斯、利兹市长格雷厄姆·拉缇等领区8市市长、大学校长、外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等各界嘉宾与领区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近300人出席。

曼彻斯特大学学生礼仪志愿者,摄于《驻曼彻斯特总领馆国庆69周年招待会》

(图中右4为作者)

  作为曼彻斯特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一员,我有幸成为了本次活动的礼仪志愿者,在国庆招待会上迎接引导中外贵宾。招待会上,曼彻斯特切塔姆音乐学院乐团演奏中英国歌,并为来宾献上多首曲目,其中专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谱写的《一带一路--曼彻斯特到中国的音乐之旅》赢得观众的广泛赞誉。海外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外国人看到大国风采,架起了国际友谊的桥梁。

二、音乐、慈善与爱不分国界

《芳华千秋,心声同唱》慈善音乐会

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St. Peter’s House

2019年6月12日

  2018年,曼城华人留学生合唱团正式成立。拥有十五年合唱团经验,学习美声十年的经历的我,成为了曼城华人留学生合唱团的第一任团长,组织大家每周排练,联络舞台演出机会。历经一年的排练、磨合、演出,我们决定举办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专场慈善音乐会。

《芳华千秋,心声同唱》曼城华人留学生合唱团2019专场音乐会合影留念

2019年6月12日晚,在一首激昂的《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曼城华人留学生合唱团首届专场音乐会“Sing for One Love——芳华千秋,心声同唱”在曼彻斯特St. Peter’s House圆满落幕。音乐会分为上下两场四个章节——时光序曲、现代组曲、民歌曲集和祖国颂歌,以多样的音乐风格和形式表达了新一代中国留学生和青年华人对合唱音乐的热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郑曦原先生及夫人与曼彻斯特荣誉市长亲临现场,郑总领事和市长分别为音乐会致辞。郑曦原总领事在致辞中对音乐会和合唱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在英中国留学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一年的时间很短,感谢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带给我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这将成为你们在曼彻斯特最美好的回忆。”这也是一场带有公益性质的演出,部分场刊收益已捐献给英国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组织。曼彻斯特荣誉市长Councillor Abid Latif Chohan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合唱团为中英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高度赞赏。

音乐、慈善与爱不分国界。在党的召唤下,留学青年用一场公益音乐视听盛宴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为英国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组织筹集了善款,展现了大国风范,让外国人见识到国人的大爱与才情。

三、我们与祖国永远在一起

疫情期间“雪中送炭”的健康包

2020年 春

  2020年初,国内新冠疫情态势严峻,牛津学联等各大海外华人团体都组织筹款,购买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向国内寄送。3月中旬,在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努力下,国内疫情逐步得到了控制,然而海外疫情开始爆发、肆虐。海外的口罩、消毒液全部售罄,就在这危急时刻,党和祖国没有忘记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从国内包机,运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健康包”。

疫情初期海外华人团体积极筹款,向国内捐献寄送防疫物资

  在驻英使馆与驻英使馆教育处的指导下,全英学联与地方学联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工作,将使馆的健康包和来自祖国的温暖即时送到每一位留守学生和在英困难人群手中,地方学联也成为了在此次全英范围内开展抗疫工作的主力军。我所在的牛津大学中国学联,召集了50名学生志愿者,向超过1000名牛津学生学者免费发放包括大使馆“健康包”在内的抗疫物资。

2020年3月,英国牛津学联向华人学子分发“健康包”

  “祖国永远在身边。”看到“健康包”上的这句话,很多留守的同学们潸然泪下。尽管祖国与我们相隔千里,但我们与1000多名留守牛津的华人学生学子们守望相助,共同抗疫——我们并不孤单。无论本科还是博士,访问学者又或是小留学生。无论家乡是祖国何处,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乡音。我们所有人都心连着心,只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身份——中国人!

  在海外留学的这几年,我开阔了眼界,夯实了学业基础。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日渐繁荣昌盛的祖国母亲。无论是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看到国人大放异彩,还是在疫情期间感受到海内外华人的众志成城,都让我由衷地为我是中国人而倍感自豪。百年前的中国苦难深重,历史正确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设和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少年强则中国强”,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广大青年留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衷心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吾辈应永不忘根,树理想、讲科学,以满腔热情,在新时代拥抱新希望,踏上新征程,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作者简介

  杨维嘉,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电力英2015级校友,原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电力英1502班团支书。本科期间后两年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获得华北电力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双学士学位。期间任曼城华人留学生合唱团团长,曼彻斯特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文艺部部长。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获得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Distinction Award”(英国研究生最高荣誉)。目前作者于牛津大学工程系博士一年级在读,任牛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文体部部长。

  生活照

牛津大学硕士入学照片

曼彻斯特大学本科毕业典礼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