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是在法国负笈求学的,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今年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留法学子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感慨万千。
遥想百年以前,山河破碎,风雨萧条,强敌环绕,满目疮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四海,赴险如夷,上下求索济世救国的良方。其中就有很多人远赴重洋去法国勤工俭学。建党先驱们在法国积极探索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早在1920年7月的“蒙达尼会议”上就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同时他们还积极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传回国内,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成长奠定了理论基础;时至1921年春还在巴黎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直至1922年6月正式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根据中共中央和团中央的指示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正是因为一代代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和艰苦奋斗,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换来了今天的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
百年之后,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留法学子,面对这世纪巨变,看到这盛世一幕,内心可谓是感慨万千。遥想当年老一辈留法先驱,他们是在何等艰苦条件下奋发图强的啊!“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那时我们即使作为战胜国也只能忍受《凡尔赛和约》的屈辱。列强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对吾国如此,对吾民亦如此。而今日,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国力强盛,民心凝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正在恢复应有的尊严和地位;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挺直腰杆与外国人交往,“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我们始终铭记,今天的荣耀和幸福来源于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和牺牲,因此留学在外的我们须臾不敢懈怠、日夜努力且无一刻不心念祖国,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唯有如此,才能告慰先人,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恩情。

后排右三为邓小平、前排右六为周恩来

留法学子在周恩来巴黎故居(也是旅法共产党小组本部)献花
疫情无情,国有情,党恩难忘!留法近5万多名学子永远不会忘记,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唯有中国留学生才可以收到来自祖国的健康包,放眼世界这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关怀和温暖早已同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基因里!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为本就处于深刻变革中的世界增加了更大不确定性。各国都遭受到病毒无情的打击。在这危急的情况下,我们的领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不仅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国内防控的决定性胜利、恢复了经济并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还为世界防疫事业和经济复苏注入一剂强心针。无论是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还是同发达国家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议》以及同亚太诸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都深刻地诠释出您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真理性、必然性和时代性,人类的实践和世界的历史将会证明这一切!此不仅仅丰富了人类精神的宝库,更标志着中国人在经历了近代史低谷以来首次向世界提供了新的人类价值。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此意非凡。经历过疫情这场“全球通考”,华夏儿女的“四个自信”空前提升,除此以外“第五种自信”也油然而生,那就是中国人民对自己领袖的自信。

1921年春旅欧共产主义小组在巴黎成立、周恩来右二
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留法学子深知身上所肩负的使命,丝毫不敢淡忘老一辈强国复兴的情怀,誓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知行合一,如同在疫情肆虐伊始,不少留法学子纷纷写下请战书,学着先辈的样子,成为勇往直前奔波在海外的逆行者,为同胞们送上各种急需的物资和帮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留学人员,肩负着留学报国的光荣使命。因此一定要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的要求,即,“放眼观察世界,坚定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新知,增强本领,更好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此,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加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丁剑、第13届全国青联委员、第33届全法学联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