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留法学子回顾党史——致党百年华诞
日期:2021-08-05 来源:
A- A+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中国在历史上从来不是一个弱国,也从来不缺辉煌灿烂的文化。而近代中国社会动荡,饱受西方列强摧残的主要原因,正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丧失了这股立人,强国的精气神。毛泽东,董必武,陈独秀,周恩来等人就这样扛起了这面救亡图存的大旗,在民族危难之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百年前,一艘看似普通的游船从嘉兴至南湖湖心岛上缓缓驶出。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人们很难预料到,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也在这一艘小船上扬帆起航了。这一百年的时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百年,也是这一百年,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崛起到富强,实现了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主权国家,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追寻革命先驱足迹的过程中,中国中产党亦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做出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深刻理解后的伟大开创——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了富强。

  而如今,我在这个疫情笼罩下的世界,看现在的共和国与世界格局,不由得感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中华民族这一百年来出现的各种正确尝试和先进性思想均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得到了沉淀,而党则将取之于国的先进性回馈给了这个国家。所以今天,我们也有了抗疫精神。

  站在一百年前中国社会的角度看,欧洲,西方这些词汇几乎完全代表着先进,富庶和强大;也正因如此,在那个欧风美雨的时代,西方国家吸引了很多革命前辈去学习。在法国大革命精神及法国工人运动潮的影响下,当时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法国自然也是革命先辈们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于是,邓小平,周恩来,陈毅等人,这些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就在法国度过了一段勤工俭学的光辉岁月,并把法国的先进革命和生产思想带回了中国,为中国革命成功及共和国的成立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年是我在法国留学的第七个年头了,站在这片邓小平等人革命前辈奋斗过的土地上,也有些许感慨。今天的留学条件已经比百年前好太多,不再需要乘坐游轮,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只需要630分钟的飞行时间,便可从北京出发到达巴黎。技术发达,国家强大,经济改善——我们留学没有了先辈们的那种艰辛,但革命先辈的事迹,依旧让我对先辈的足迹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在留法的共和国缔造者中,最闪耀的便是邓小平同志了。1920年夏,年仅十五岁的邓小平乘坐法国邮轮 “盎特莱蓬”号从上海出发,远渡重洋,赴法兰西勤工俭学。到了法国后,邓小平在华法教育会的安排下进入了诺曼底的巴约中学学习并补习法语,但仅过了五个月,便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离开了学校,俭学不成,邓小平便踏上了勤工之路。邓小平先后辗转了施奈德钢铁厂,雷诺汽车厂等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邓小平遇到了王若飞,赵世炎等人,受他们影响,邓小平逐渐接受革命思想,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而今我也站在了邓小平等人奋斗的这片土地上,体会他们那份情怀。一百年沧海桑田,如今国人再提到西方世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羡慕,而是发出平等交流的声音,同时也会更想让欧美听到中国的声音。当年邓小平等人将法国的声音带回中国,而我们将继承先辈的意志,在这片土地上学习,将不同的技术和经验带回国,同时我也将担负起将中国的声音带来法国的使命。

  建党百年,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辉煌且艰辛的一百年。“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我会永远跟着党的路线走下去,接过这薪火传承,并充分发挥作为留法学子的优势,为党的伟大事业,为中国复兴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者简介:叶森 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法国SKEMA高等商学院金融系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