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华北绿宝石——塞罕坝
日期:2023-11-23 来源: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A- A+

“百卉丛生兮春绽芬芳,赤日炎炎兮夏呈荫凉,硕果累累兮秋高气爽,枝繁叶茂兮冬赛温床”。

塞罕坝,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跨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处于阴山山脉东端、大兴安岭山脉南端、燕山山脉西北端汇合处,其随处可见青松苍劲、白桦挺拔、山花烂漫、飞鸟啁啾。

“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混合用语,“塞罕”是蒙古语,意思是“美”;“坝”是汉语“高岭”的意思。“塞罕坝”便指“美丽的高岭”。

历史上的塞罕坝原本是一个天然花园,有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山脉和高原,森林茂盛,动物种类繁多。在辽、金时期,它曾被用作皇家夏季狩猎场所,并有“千里松林”的美誉。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兴安大岭(今天的塞罕坝)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皇家狩猎花园,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木兰围场”。

同治时期(1863年),清朝为了弥补国库的空虚,木兰围场被开垦,严重破坏了木兰围场的自然生态。此外,多年的山火,木兰围场的森林和草原基本上无法辨认。

1932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承德后,对木兰围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采伐。塞罕坝的天然森林遭受了重创,大片原始森林消失了。

塞罕坝地区在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完全退化为荒凉的荒原沙地。1961年10月底,国家林业部造林司副司长刘坤带领技术人员在人迹罕至的塞罕坝高原上,苦苦寻找森林生存的痕迹,于坝上红松洼奇迹般地发现了一棵迎风顽强挺立的天然落叶松,树龄估计在150年以上。刘坤兴奋地说:“这棵落叶松是树木生存的标本。它证明了参天大树可以在塞罕坝上生长...今天有一棵松,明天会有数亿棵松。而这棵古松如今被塞罕坝称为林场的‘功勋树’”。

塞罕坝人创业条件的艰苦和个人对家庭的巨大牺牲,超出了世人的想象。当第一代人上坝时,他们还没有盖好房子住。夏秋两季,只能住在极其简陋的仓库、马棚、马架子和草棚里。冬天,他们要么住在草坯盖的干地板上,要么在斜坡上挖地板。他们常年喝的水多为冰雪水、雨水和沟塘水。在林区工作时,为了解决饮用水问题,人们在低洼处挖坑渗水,等沙子过滤后再喝。当时塞罕坝人迹罕至,在林区工作外出,只能靠步行、骑马或驴车。大雪“封山”后,塞罕坝人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基本处于半封闭、半隔离的状态。

在塞罕坝,有“六女上坝”的感人故事。1964年6月,陈彦贤、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在承德市第二中学读高三,听说塞罕坝机械化造林急需人力,他们决定放弃高考,主动申请在塞罕坝林场工作。不顾家人的反对,六名年轻的高中女生毅然加入了塞罕坝的艰苦创业大军。

近60年来,三代护林员在这里忍受着寒冷与寂寞,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在这里建成了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硬是把莽莽荒漠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生态治理奇迹。现在的塞罕坝,森林面积达115万亩,林木蓄积量10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林木蓄积量每公顷达135.2立方米,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据中国林科院监测评估,森林资产总价值达231.2亿元,每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

六十年前黄沙漫天、飞鸟无栖发出的诘问,如今花香馥郁,绿水青山就是塞罕坝的回答。

青葱六月,季节更替,习习微风又绿塞罕大地;峥嵘往昔,岁月轮回,熠熠光辉见证甲子芳华。一个从一棵古松讲起的故事,到如今已悠悠传颂了六十年。六十年,荒原披绿焕新颜;六十年,务林守林意志坚;六十年,脱贫攻坚铸楷模;六十年,助力碳汇促发展。六十载岁月倏然而过,从黄沙漫天到绿披山川,从飞鸟无栖到绿色家园,青山不老,树木无声,它们傲然挺立,就是这一甲子光阴最好的见证。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内罗毕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的风景是荣誉的风景,塞罕坝的创业者是一个英雄集体,第一代创业者最质朴的情怀,他们铸就了“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

如今的塞罕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范例,这里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林的世界,花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这里是京津冀的防沙源,函水源的“绿色长城”;这是北方动植物的基因库,是“中国最美的森林景观”。当然,塞罕坝之美,还在于塞罕坝精神!如今的风光也是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护林人的奉献奋斗,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不屈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