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千童镇
日期:2024-02-18 来源: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A- A+

徐福千童东渡故事

秦国疆域图

一、大秦方略

《古风》

(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齐国,一统华夏。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使大一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奉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并把目光盯向东方汪洋大海。《史记》记载,秦始皇在位时先后五次出巡,其中四次东巡沿海。数千公里一望无际的海岸线,让这位“千古一帝”雄心勃勃,渴望探索大海、拥有大海、统治大海。

同时,随着长期混战不休的春秋战国时期结束,百姓得以休整,沿海居民希望认识大海的愿望空前强烈。当时,已能造出乘载百余人或装载30吨货物的大海船,司南仪的发明更为海上航行提供了保证,当时的造船和驾船技术均已具备出海能力。

此外,秦朝统治的15年间,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复辟势力威胁,既有高渐离、张良等人对秦始皇谋划已久的刺杀,更有六国旧民此起彼伏的暗潮涌动。秦始皇为巩固秦王朝统治,一方面,实施武力征伐和宣德扬威,修筑长城、兴建宫殿,焚书坑儒、巡视四方,使人民从精神上对其臣服;另一方面,急于通过延长自身寿命,为稳固秦王朝统治根基争取时间,以达到安定天下,成就万世之业的政治目的。

正当此时,战国时期名师鬼谷子之徒徐福上书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外,“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徐福及童男女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太平广记·徐福》)

于是,徐福带着秦始皇交给他“探海拓疆”和“求仙取药”两项任务,踏上漫漫征途。

饶安征募

二、饶安征募

《丱兮城》

(明)符曾

童子采药来,相将凌扶桑。

至今丱兮城,秋草填斜阳。

千童镇战国时期为齐地饶安邑,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而得名。

公元前219年,徐福第一次奉命出海,由琅琊港(今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北上,“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致,望见之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史记·封禅书》)探海无果而还后,徐福决定重新选址,把东渡筹备地点由琅琊转移到了勃海(古渤海)海岸的饶安。

公元前209年,徐福受秦始皇之命,拓饶安邑,筑千童城、丱兮城,在全国范围征召数千童男童女、百工、武士。第一次出海时,从琅琊募集的童男童女不识水性,在出海时吃了亏;受第一次失败教训,徐福在千童城南面古鬲津河河曲地带的宽阔水面上,建起“训童港”,对征募来的童男童女进行严格训练,学习航海知识,学习海上生存能力,学习各种生活技艺,学习各种礼仪,并专门进行渡海模拟训练,使大家尽快熟悉海上环境。在千童城周边(今千童镇荣庄村),建起“百匠台”,方便能工巧匠打造船只,冶炼铁器,切磋技艺。

徐福吸取第一次探海失败的教训,组织船队反复试航,探寻最佳东渡路线,沿途留下多处遗址和人数不等的史书记载,终于锤炼了队伍,找到了合适路线,沿无棣沟,从古黄河口(今黄骅港)入海。由此,人们将饶安邑称为千童城。

徐福东渡航线示意图

三、击浪东渡

《徐福赞》

赵朴初

徐福盖智士,托迹王子乔。

勇率三千人,奋身犯波涛。

在秦始皇的大力支持下,徐福选在了公元前209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启航东渡。为表示东渡的决心和祈求远航顺利,启航前用在海边捕到的大鲛鱼祭旗。所谓鲛鱼就是鲨鱼,杀鲛之后,将剑及装有符帛的瓷瓶、鱼尸一并沉入井内,然后用石灰深填,镇鲛鱼不再骚扰。这个地方现在仍叫“斩鲛场”,出土了石灰、铜剑和当时沉下的瓷瓶,成为千童东渡启航点的重要佐证。

千童东渡航线有两条,一是沿渤海湾向北航行,绕过辽东半岛抵达朝鲜、日本。二是向南航行,经庙岛群岛到达辽东半岛,从辽东半岛再到朝鲜半岛东海岸,然后南下,经济州岛,穿越对马海峡,在日本北九州登陆。这条航线距离较短,沿途海岛较多,可就地避风和补充淡水。根据专家考证以及遗迹传说,千童东渡走的应该就是第二条航线。

徐福带领船队数十艘楼船,浩浩荡荡沿无棣河驶入勃海,带着先进文化,带着良种、医药、百工,漂泊辗转,“得平原广泽,止王不归”。完成了历史上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壮举。

日本群众纪念徐福

四、扶桑授艺

《日本刀歌》

(宋)欧阳修

其先徐福祚秦民,采药淹留业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徐福千童东渡后,在日本的北九州建立了一个“秦王国”,在这个秦王国的影响和带动下,日本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提升和发展。渡海的童男女、百工、武士日夜隔海西望,盼望回归饶安与家人团聚,但由于种种历史因素,最终埋骨异乡,代留遗愿。

徐福船队把当时最先进的大秦文化东传日本,在日本列岛点燃起“华夏文明的火炬”,传农耕、授医药、教纺织、教冶铁……,使日本列岛这块沉睡在“绳纹时代”的土地迎来了“弥生曙光”。土著居民结束了漂泊迁徙的渔猎采集,开始了农耕稻作的定居生活。徐福因此被日本人民尊为农耕神、桑蚕神、医药神、纺织神。

徐福东渡开中日交流和东亚远航先河,为东北亚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留下了千古佳话,千童镇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童信子节盛况

五、千童信子

《和明史诗》

(明)朱元璋

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

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

徐福东渡“止王不归”,千童人民为解思亲之苦,每逢童男童女被迫出海的农历三月二十八,便重现当年出海的场景,面对大海,登高远望,呼唤子女的名字,召唤亡灵的归来。逐渐形成一种民间的文艺祭祀习俗——千童信子,从汉代流传至今,每甲子60年举办一次,经久不衰,成为千童东渡这一历史事件的活化石。

时至今天,“千童信子”高、惊、奇、险的特点堪称中国一绝。信子的造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筑高台。在汉初,人们在海边筑起高高的土台,登上高处招魂。二是绑木架。由木杆、铁棍绑制而成。竖杆的顶端用铁棍、木板搭起空中舞台,台上有童男女表演各种各样艺术造型的动作。2008年,“千童信子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独有偶,在日本也有个与千童信子节相对应的“氏子节”“氏子”是指在同一地区信奉同一氏神的人们。在日本金立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金立神社,社里供奉的就是徐福。距此不远的另一座庙宇中,供奉着阿辰观音,传说她是当地一位土著头人的女儿,因爱恋徐福殉情而死,被尊为阿辰观音。公历4月27日大祭时,氏子们将徐福神像从金立山的上宫抬到下宫;28日到阿辰观音殿前举行仪式,以示徐福与阿辰相会,然后童男们抬着徐福的神舆在前,一名少女扮演的阿辰观音坐在童女抬着的神舆在后,来到当年徐福登陆的海边,遥望大海对岸,举行祭奠仪式。

中日韩三国“徐福千童会”民间交流

六、历史侨乡

《访千童城》

(日本)羽田武荣

无棣河畔映红日,遗胤伫立怀往事。

千童男女鸣鼓笛,日中友桥传千岁。

徐福千童东渡这一历史事件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国家行为的出海远航,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将先进文化传播到落后地区,作为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海外移民,千童东渡已载入史册。

1993年9月,日本徐福会理事羽田武荣博士考察千童镇后,感慨万千,自命为千童“遗胤”,留下了《访千童城》一诗。

1994年12月,日本国园福之友会访华团藤本幸邦、笠原尚夫、田昭千秋三人来访。为表示对千童故里的热爱,捐款修建小学,并将此小学命名为“中日友好学校”。

1995年1月,日本NHK电视台全面介绍了千童镇的历史沿革及日本国园福之友会捐资助教的情况。

1997年,大阪徐福会负责人壹岐一郎在《徐福集团东渡与古代日本》一文中,以详实的史料论述了盐山县千童镇即千童故里,是千童东渡扶桑的启航地。

盐山县与日本东京徐福会及日韩文化界友好人士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与日本直方市结为友好县市。盐山县以徐福千童会名义先后四次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我们今天纪念千童东渡,研究千童东渡,就是要学习千童勇于探索,不畏艰难,迎风斗浪,敢于牺牲的精神;学习千童以和为贵,以邻相助的精神。不断增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促进文化经贸交流,开拓创新,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