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日期:2024-02-18 来源: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A- A+

正门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位于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是一座历史类专题纪念馆。1983年2月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依托保定育德中学旧址建立。现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2018年,成功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并揭牌。既是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历史文化价值的再次肯定,也为保定提供了向海外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窗口。

幼云堂,建于1936年,为育德中学创办人陈幼云先生的纪念堂。现辟为展室,附设“育德中学校史料”专题陈列。

校长办公室及幼云堂侧面

纪念馆占地2400平米,建筑面积1100平米,整体建筑风格为清末民初时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形式。

本馆的基本陈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是全国唯一一部全面系统介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末的展览。这部展陈用大量的图片史料、实物、景观模型、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多层次多视角呈现出一幅幅有志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砥砺前行、激荡人心的壮丽画面!热情赞颂了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富春、李维汉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光辉业绩。留法纪念馆收藏了一大批关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珍贵文物及大量文献史料,陈展常年公开对外展出,对研究这段历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利用文物本体建筑——幼云堂,制作了育德中学百年校史陈列。

多媒体演示:乘风破浪

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旅法中国人士提倡并组织的留法俭学,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学,以及欧战期间旅法华工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受严重的战火侵袭,中国向法国派遣了十几万战地华工,这些华工到法国以后,给法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法教育界人士认为有必要对这些华工进行教育,于是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等人的组织下,1916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并创办了华工学校,蔡元培任中方会长,欧乐任法方会长,李石曾任书记,吴玉章任会计。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勃然兴起之时,正值新思想、新文化在国内广泛传播,有志青年迫切要求去法国寻求救国之道,留法勤工俭学适应了这一需要,加之各地政府、社会贤达的大力扶持,留法勤工俭学在五四运动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热潮。

展室一角

毛泽东就是为了联系留法勤工俭学事宜,才走出湖南、奔向北京,从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他虽然没有赴法,但他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终报以极大的热情和支持。当时保定育德留法预备班的湖南学生贺果(又名贺培真)。他在日记里详细记载了毛泽东等人专程从北京到保定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的湖南学生。四川的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最多。赵世炎、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均是四川籍的学生。

留法勤工俭学生经过在国内的预备学习之后,于1919年开始分批赴法。毛泽东还专程到上海为第一批学生赴法送行。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3月17日至1920年12月15日不到两年的时间,共有20批学生赴法,约计2000多人。

人造景观模型:拉红铁

油画:砥砺前行

勤工俭学生们在赴法航行途中生活非常艰苦,因为这些贫家子弟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乘坐的多是没有等级的舱位,有的甚至和牛、马同舱。他们一般从上海启程,途经香港、西贡、新加坡、科伦坡、亚丁入红海,穿苏伊士运河,经赛得港进入地中海到达法国港口马赛或绕道英国伦敦,再到法国的首都巴黎。他们一路颠簸劳累,上岸后如患一场大病。但他们很快振作精神,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与学习中去。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给有志青年提供了寻找真理的机会,它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