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经济科技部五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4-05-13 来源: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A- A+

五年来,我部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强化党的建设为主线,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深耕“创业中华·创新河北”品牌活动,牵手京津、搭建平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为助力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侨界应有贡献。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河北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一带一路”倡议、2022北京冬奥会为河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通过举办具有侨联特色的活动,凝聚侨胞力量,汇集侨界智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五年来进一步完善《京津冀侨联战略合作协议》,坚持京津冀侨联主席、经济科技部长例会制度,开启了京津冀侨联事业全方位战略合作的新局,为汇聚京津冀三地侨界资源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迈出了坚实步伐。京津冀侨联连续举办了五届“创业中华·牵手京津冀——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活动”,为国服务团活动举办以来,在海内外侨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吸引了50多个国家,近700位海外侨界优秀专家学者,携带8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80多个项目在京津冀三地落户,总投资金额近百亿元。京津冀侨联共创建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在我省授牌基地5家。依照《京津冀侨联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京、津侨联共同举办云招聘活动,发布110家企业招聘信息,招聘岗位达3500余个,线上平台点击量达4.4万人次,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参加招聘的侨资企业进行了专访,并对活动情况进行了题为《“云招聘”助力侨企满工达产》的报道,受到了侨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二是助力雄安新区建设。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引起海外华侨华人的高度关注,他们渴望了解雄安新区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格局,顺应这一期待,我们组织近百名海内外侨界高层次人才走进了雄安,对新区进行了参观和考察,他们纷纷表示,雄安新区的设立给了华侨华人很大鼓舞,他们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运用到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中,报效祖(籍)国。我们还邀请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部分委员、北京市侨联领导,北京华商会和省华商会的企业家参观和考察雄安新区。

三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侨联海外侨务资源优势,推进河北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我们加强与非洲、亚洲、中东欧和南美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联系,利用出访等时机同当地的侨团和商会组织签署友好合作协议,为服务企业走出去,搭建了平台;邀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侨胞积极参与我省重大经贸活动,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吸引侨资侨智,助力我省高质量经济发展。注重发挥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我部推荐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匈牙利、乌干达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十多名海外华侨华商担任省政府海外招商代表,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

(二)创办“创业中华·创新河北 ”品牌活动

“创业中华·创新河北”--海内外侨商河北行活动已成为省侨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品牌。为了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根据全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省侨联加强与各个市级党委政府联动,开展了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创业中华 创新河北”招商引资引智系列活动。

一是引资成效显著。五年来河北省侨联围绕侨商侨企需求和项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省工信厅、商务厅和各地市政府合作,围绕我省12大主导产业,共举办各类“创业中华·创新河北”--海内外侨商河北行系列活动20场次,邀请70多个国家1200余人次海内外侨商参会,达成合作意向260个,成功引入廊坊固安益海嘉里、衡水大数据& VR数字小镇、沧州天山海世界、秦皇岛华商国际律师学院等67个侨资项目,项目金额390.81亿元。

二是助力抗击疫情。疫情发生后,我会第一时间向海内外侨胞发出捐赠倡议,得到侨商侨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积极响应,全省各级侨联组织共接收捐款捐物价值6000余万元。主动走访企业,采取座谈会、恳谈会等方式,对全省70余家侨资侨属企业和园区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服务新侨创新创业。为适应新形势侨务工作需求,整合侨界优势资源,搭建新侨服务、合作和交流平台,发挥新侨创新创业人才汇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举办智汇河北 2023侨界精英创新创业大会,成立河北省新侨创新创业联盟,构建了“1平台+2组织+N机制”的新工作体系,提高了侨联工作的覆盖面,活动在河北日报、河北新报网、长城新媒体等主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侨联工作的影响力,上报的工作报告得到中国侨联副主席连小敏“工作扎实、未来可期”的肯定性批示。

四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我部连续举办两届以“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为主题的“创业中华·创新河北”海内外侨商助推河北高质量发展活动,先后邀请京津冀苏闽浙侨商共100余人走进河北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沧州、邢台等地,发挥侨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引侨资汇侨智的平台,拓宽海内外侨商侨领、侨界人才与河北的交流合作渠道,携手促进创新创业,共同推动河北省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引导侨资侨属企业、广大华商侨商贯彻新发展理念,参与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来发挥积极作用。

二、坚持守正创新,人才强冀,不断凝聚侨界智慧

发挥省侨联侨界专家委员会优势作用,凝聚侨界智力资源,服务河北创新发展,努力把侨界专家委员会打造成聚集侨界高端人才的联系平台,助力侨界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服务平台,围绕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咨询平台。目前,专委会有委员128名,博士以上学历121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9人,河北“百人计划”19人,河北“三三三”人才23人,6名侨界专家当选为第十三届省政协委员,30名侨界高层次人才获得了“中国侨界贡献”奖,已有50余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京津冀发展,多个项目在河北落户或开展了业务。

一是广泛凝聚侨界人才。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等国家战略和河北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我部组织部分委员参加了省侨联在多个地市开展的“创业中华”系列活动,以发表主旨演讲、作专题学术报告、进行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为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2019年以来在中国侨联组织的“中国侨界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中,1人获得一等奖,7人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河北侨界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为河北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着力推动新侨创新创业。近年来,我部努力推动新侨创新创业,通过印发通知、规范流程、统一标准、注重实效,在全省部分高校和高新区及园区先后创建了新侨工作站11家,今年列入计划5家,不断延伸“招贤纳才”的工作手臂,发挥平台效能,打造侨界科研创新高地,为凝聚全省经济科技力量和引智引才献计出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持续完善商会建设

五年来,河北省国际华商联合会坚持以服务会员、奉献社会为宗旨,支持会员事业发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鼓励、引导会员为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畅通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渠道,反映会员的合理诉求;团结动员广大侨商为推动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目前商会会员1000多名,会员单位6家,海外理事230多名,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

一是优化侨商会平台。我部注重强化华商会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发挥华商会职能作用,聚焦我省主导产业,成立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一带一路”、文旅康养、会展经济五个专业委员会,不断提高服务侨商的专业水平。二是建立多点联系制度。建立与省侨联法顾委、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各市侨商会的联系机制,签署有关协议,加强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华商会与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国际组织的联系交流,建立地区会长轮值制度,支持和帮助会员发展壮大事业。三是强化自身建设。按照章程组织华商会换届工作,我部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坚持党建带侨建,先后7次组织会员企业和侨商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有关要求,通过商会线上发动、上门宣传、广泛联系等形式,引导海内外侨胞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全面铺开;在商会微信公众号推送经济、科技、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及知识335篇,形成了守初心、明使命,勇担当、善作为的工作态势,显现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