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HeBei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微信

投稿

担负历史重任 锻造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之一
日期:2025-08-27 来源:新华社
A- A+

□新华社记者 胡浩 彭韵佳 徐鹏航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惊涛骇浪中冲锋在前、在万众期待中扛起担当,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历史的回响昭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砥柱中流,是初心的坚守、是责任的担当

“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进攻北大营……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残历碑”上的碑文刻骨铭心,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何为砥柱?就是在至深的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吹响了救亡图存的第一声号角。“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千余字的宣言,写满抗日救国的决心。

1840年以来,政治统治集团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让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陷入战败、求和、割地、赔款的循环噩梦。

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华民族开始觉醒。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何为砥柱?就是在迷惘涣散中凝聚人心——

8月15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专题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340余份珍贵历史文献档案静静陈列,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烽火硝烟中的战略抉择与浴血奋战,字里行间皆是救亡图存的呐喊。

在国内军阀割据、内战频仍的分裂时局下,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先锋。

何为砥柱?就是在疾风骤雨中岿然挺立——

从奇袭阳明堡到黄土岭战斗,从百团大战到沁源围困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百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上,牵制和打击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为抗战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

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砥柱中流,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惊涛骇浪更见砥柱中流。

在这场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了血与火的锤炼,成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

一个更加成熟的党,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

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特意提到了“林迈可”这个名字。

这位英国友人,曾在《抗战中的中共》一书中,写下自己在抗日根据地的所见所感:八路军“对一般老百姓的财产秋毫无犯”,军官和士兵“一样享受供给制”……这“真正可以被称作中国共产主义的英雄时代”。给林迈可留下深刻印象的,正是一个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由先进分子组成、用先进方式组织起来的先进政党。

烽火岁月中,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不断得到发扬;大生产运动红红火火,上下厉行精兵简政,“豆选”和“三三制”民主实践……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新生的希望。

一个与人民同心同向的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敌人的飞机大炮面前,只凭“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蓬勃的力量从何而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共产党人永远铭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正是这样一种生死相依的血脉联系,感召着亿万人民跟定共产党;正因为这样一种天下归心的动人逻辑,才会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奇迹不断延续。

一个信仰坚定的党,必将不可战胜——

无数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之时,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书写了心中的主义和信仰。

“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穿越一个多世纪,李大钊的呐喊仍然掷地有声。

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民族复兴使命写在自己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烽烟中经受淬炼,在实现民族独立的浴血奋斗中成熟壮大,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砥柱中流,是使命的催征,是时代的呼唤

三晋东南,太行深处。曾经贫困的山西晋中左权县,而今换了新颜:乡村美、产业旺、村民富。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个规律昭然可见——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

为什么总能绝境逢生?为什么无数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在中央档案馆,一组组“电报”“预备命令”“战役部署”等珍贵档案,给出清晰答案:风雨来袭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

2025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了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由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的东方巨轮一路乘风破浪,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历史的启示弥足珍贵,实践的昭示深入人心。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一种启迪引领未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沧海横流,砥柱巍然。

从抗战岁月到和平时期、从救亡图存到复兴追梦,时空坐标的交叠里,变化的是战场形态,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冲锋姿态——这个扛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政党,只会把一座座里程碑当作一个个新起点。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光明前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铸就新的历史伟业,创造新的更大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向前进!据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