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辛集市采五侨胞之家开展“老侨讲故事”活动,邀请社区蒙古国老归侨范秀荣为社区侨界群众讲解侨史。

范秀荣是一名蒙古国归侨。20世纪50年代初,范秀荣的爷爷前往蒙古国支援建设,在当地定居。她15岁那年,举家回到河北辛集,开始全新的生活。她于20世纪80年代初回到祖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多年以来,她将辛集视为自己的“娘家”,为辛集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提及回国时的情景,范秀荣记忆犹新。“1984年10月25日那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父母兄弟姐妹踏上回国之路。列车到达河北辛集,看到寒风中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股暖意让我不再迷茫无助。”回国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解决了范秀荣全家的工作、入学和住房等问题。范秀荣说:“特别是这几十年,看着辛集一点点变样,高楼拔地而起,马路越修越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这些漂过洋、闯过滩的老侨,打心眼儿里高兴!祖国对归侨的待遇很好,这种温暖是在异国他乡无法感受到的。”
最后,范秀荣含着泪水激动地说:“当时家人从蒙古回来没有家,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也有了家,我感谢祖国、感谢党!这些年,侨联对我们老侨的关怀,真是点点滴滴都记在心里。组织我们体检、安排健康讲座,怕我们行动不便,还把医生请到“侨胞之家”;有时候还带着年轻人来陪我们聊聊天,帮我们学学用智能手机,这些事儿看着小,却暖到了我们心坎上。我们常说,有侨联在,我们老侨不孤单、不发愁。去年我们所在的采五社区也成立了侨联,把组织建立在了家门口,我们这些老侨感觉到腰杆子更硬了!”
此次活动,通过老归侨的深情讲述,将红色历史与侨界特色紧密结合,不仅加深了侨界群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激发了“侨心向党”的真挚情感。今后辛集市侨联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凝聚侨界力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侨界智慧、展现侨界担当。